2025-04-22来源: 艺术中国 |
2025年4月22日下午2点,《石记:新龙口乡村叙事》黑夼村计划系列展将在烟台市龙口市嘉元艺术小镇东门南美术馆开幕。 《石记:新龙口乡村叙事》黑夼村计划系列展并非一场典型意义上以城市为中心向外部辐射的文化输出,也不是将艺术植入乡村的单向度展示,而是一场在龙口黑夼村发生的、多方主体协作的乡村叙事行动。 展厅剖面图 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师生共同策划,在龙口市政府、地方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携手20余位国内外艺术家开展实践,汇聚了教育、艺术、技术与政策多个维度的力量,以黑夼村采石场为研究对象,探讨龙口乡村需要什么样的叙事?乡村生态为主体视角的叙事是怎样的?以及我们作为被叙事者和听众,如何倾听采石场的声音?乡村的声音?以集体策展的方式回应乡村的呼唤,回应当下乡村发展中所面临的文化记忆、技术转型与空间更新等问题。因此,整个展览基于乡村“图像、剖面、声音、全息、身体”几种视角形成一场五位策展人基于乡村现实的集体共构实验。 策展团队并不试图“讲述”乡村,而是将策展视为一个“聆听”与“协商”的过程——如果说城市策展往往基于封闭空间与精英机制,那么《石记》更接近于法国哲学家布鲁诺•拉图尔提出的“行动者网络”(Actor-Network)的策展实践方式:在这里,村民、岩石、村庄、学生、艺术家、策展人,甚至风声与鸟鸣,都是这场展览的参与者与叙述者。展览空间不再是中心化的展示场所,而是一个对话、生成与试验的现场。同时,展览首站落地于嘉元艺术小镇中的美术馆,它不是终点,而是一段乡村叙事旅程的起点。 此次展览得到了龙口市嘉元集团以及当地政府的广泛支持,已有多批中小学生组团前来参观与参与。对于学生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艺术的接触,更是一种空间与地方的重新认知;对于政府与企业而言,这是一种新的乡村建设可能性的探索路径。 展览板块介绍 展览海报 黑夼村计划1:乡村图像视角 “人•像•记”展览板块聚焦黑夼村村民的采访和田野调研,对黑夼村为数不多的留守老人进行采访实录,记录真实的乡村图景,形成策展人视角下的群体景观,并以策展人加艺术家的共同身份,深度介入黑夼村。在黑夼村典型的矿坑石壁上进行艺术创作,以水墨绘画的形式呈现当地典型群体相貌,以期通过乡村图景揭示乡村背景下的人、物、事,过去、现在与未来……同时也邀请其他艺术家展示相关的艺术创作,以多元叙事的方式构建一个全域设计视角下的乡村图像新的叙事方式。 展览海报 黑夼村计划2:乡村剖面视角 “KUANG”展览板块既呼应了自然与文化交融的“夼”,也暗示着工业和资源开采的“矿”。策展人尝试以剖面作为视角,探究黑夼村采石场在叙事空间中的剖面切片。分别从采石场岩石物理属性、工业切割下岩石的社会属性以及岩石本身的能动性与自然属性作为叙事进行策展,邀请国内外6位艺术家基于剖面、岩石与采石场生态等内容进行定向创作和作品展示,通过拓印模型、影像资料与档案书籍重构黑夼村的“剖面”图景,使观众得以透视生态景观下的多重结构,关注普通乡村的普遍问题。 展览海报 黑夼村计划3:乡村声音视角 乡村声音视角:展览“声•态”以对黑夼村和采石场的声音研究为基础,提出“声音情态”这一概念,作为策展的核心方法,探索声音如何承载历史记忆、文化内涵与社会关系。通过探讨声音在特定情境中的意义,展览旨在激发观者对乡村文化失落、社会变革与生态问题的感知。黑夼村和采石场作为一对交织的主体,声音成为呈现它们之间互动、矛盾与融合等关联的重要线索。在这一“双主体”框架下,“声•态”由三个双主体声音情态板块组成,邀请五位艺术家围绕“声音情态”展开创作与呈现,运用技术、艺术与社会情态的多维度声音表达,试图揭示乡村与现代化的复杂关系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隐性变化,并激活那些逐渐被遗忘的记忆与情感。通过这些声音的层次与交织,展览为观者提供了一个思考乡村文化消逝与生态转型的空间。 展览海报 黑夼村计划4:乡村全息视角 策展以黑夼村及其采石场为线索,围绕村庄历史中留下的物质与非物质痕迹展开观察与采集。结合地方志《黄县志》的在地叙述结构,邀请艺术家以人工智能图像生成、声音装置、绘画创作与文献重组等手法,构建出一幅黑夼村的多时空叙事图景。展览现场呈现相关文献、手稿、声音片段等作品,共同搭建起一个由历史记忆与未来想象交织的感知场域。板块以“洞天”之名延续展览整体的空间隐喻:在山体内部开辟出一个观看与感知的空间,使得那些隐藏在地方纹理中的痕迹得以重现。展览通过艺术语言对地方历史进行再激活,为观众提供多种视角下的乡村。展览不仅试图记录一个村庄的前世今生,也探索在快速演变的当下,如何重新理解“地方”这一概念。 展览海报 黑夼村计划5:乡村身体视角 大地之身板块以黑夼村及采石场作为策展主线,通过身体性与黑夼村采石场工业巨构遗址的物质性、历史性及时间流转之间的关系,探讨人类、非人类与大地的复杂交织。展览将大地视为充满生命脉动的有机体,既是人类与自然的纽带,也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创伤与变形。策展人通过身体这一媒介作为测绘工具,重新感受并与黑夼村采石场的工业巨构遗址展开对话,将身体作为媒介、单位与主体回归身体本源。本板块邀请四位艺术家从“漫游者”“重塑者”和“共情者”的视角出发,运用身体行为、影像及在地空间重构等形式,探索生态大地、工业社会与AI数字之间的联系与断裂。并在展览现场构建属于黑夼村采石场的“身体地图”。展览邀请参观者进入大地的“身体”,反思自我身体在当代艺术中的多重角色与意义,重新审视黑夼村、工业遗址与身体之间如何共同编织出一个本源的新的世界。 时间 2025年4月22日下午2点 地点 烟台市龙口市嘉元艺术小镇东门南美术馆 主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嘉元集团 龙口市宣传部 总策展人 韩涛 建筑及展览空间设计主持 郭曦 板块策展人与艺术家名单 黑夼村计划1:乡村图像视角 策展人 李雪莹 艺术家 黑夼村村民、李雪莹、王晓彤、王恩茹、袁冰 黑夼村计划2:乡村剖面视角 策展人 袁冰 艺术家 曹展榕、贺伦一、刘希文、伊藤咲穂/Sakuho Ito、王歆童、袁冰 黑夼村计划3:乡村声音视角 策展人 胡婷儿 艺术家 戴嘉倩、傅弘双、黄祺译、徐浩洋、杨雅婧 黑夼村计划4:乡村全息视角 策展人 刘钦清 艺术家 郭思妍,李佳,唐泽宇,雍翔婷 黑夼村计划5:乡村身体视角 策展人 李黄蓉 艺术家 程慧德、匡慧、倪尔璐、倪明 责任编辑:王洁 |